Pg电子平台:“3C禁令”背后充电宝安全症结何在

  公司动态     |      2025-07-15 19:32

  49万余台罗马仕问题充电宝召回风波尚未平息,近日,一款不在召回范围内的充电宝又发生爆炸。目前,全国已有100多万台充电宝被紧急召回。

  充电宝召回风波持续,3C认证重回公众视野。3C标识意味着什么?症结线C认证吗?

  今年以来,国内已发生多起因充电宝内置锂电池缺陷引发的飞机客舱起火事件。公开报道显示,仅深圳宝安国际机场3月后就累计发生3起充电宝自燃事件,调查均指向电芯原材料存在安全隐患,涉事产品多来自罗马仕、安克等充电宝头部品牌。

  6月28日起,民航局充电宝新规全面实施: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禁止携带乘坐境内航班。

  近期,多个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认证机构也依法撤销或暂停了多家充电宝及电芯厂家的3C认证证书。

  在本次充电宝召回风波中,3C认证是核心焦点之一。“3C(CCC)即‘中国强制性认证’。目前,我国需要通过3C认证的产品包括16大类100多种。”省市场监管局认证认可处一级主任科员张艳峰介绍,3C强制认证如同一张“身份证”,只有通过层层考验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合法流通。

  如何获取这样一张“身份证”?记者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查询到,目前,我国充电宝3C认证主要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威凯认证检测、中家院(北京)认证、深圳计量院、上海添唯认证等机构承担。

  某认证机构从业者李女士告诉记者,充电宝的3C认证主要分为几个环节:企业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机构反馈实验方案,申请人根据方案将样品送到指定实验室,实验完成后出报告,报告送回认证机构后进行工厂核验,认证审核后颁发3C证书。

  “认证机构需要根据国家认监委发布的实施规则制定实验细则,不同机构对不同充电宝产品3C认证的实施细则都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她补充道,“完成一项充电宝3C认证的费用通常要2万到5万元,这个费用由检测费用和认证费用组成,其中认证费用一般为2500元,检测费用是决定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充电宝快充、高能量密度等技术更新快,相应的检测设备也要不断升级,提高了成本。”

  以身处本次舆论漩涡中心的罗马仕为例,它是2023年获3C认证的移动能源品牌,属于行业首批,本次召回的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期间生产的三款移动电源,均是获3C认证期间生产。

  “通过3C认证并不等于不会出现质量问题。”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新能源检测部部长李洪亮表示,3C认证只是最基础的安全认证,并不是质量标志。如果获证后企业没有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工艺要求进行生产,仍有可能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记者了解到,我国对充电宝产品的3C认证管理从2023年8月开始。自2023年8月1日起,我国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3C认证管理;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3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按照相关法律条例规定,对于出厂、销售未取得3C认证的充电宝的企业,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产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处货值金额2倍以下罚款。”张艳峰告诉记者。

  但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面上或消费者手中仍存在相当数量的充电宝未取得3C认证;在一些主流商圈的共享充电宝平台中,仅美团、街电、小电、怪兽充电提供的充电宝产品带有3C标识。记者拨打了悦快闪充的客服电线C标志,之后的都有”。

  PG电子官方网站

  在如今充电宝质量良莠不齐、新老版本并行的特殊背景下,消费者该如何辨别手中的产品是否合规?

  能够明确的是,2024年8月1日后生产、销售的充电宝,若没有取得3C认证,则违反国家规定;此外,2024年1月1日后生产、销售的充电宝,若产品未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GB·31241-2022·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也属于违反国家规定。对发现2024年8月1日以后销售未经强制性认证、未标注3C标志、产品无合格证明、产品信息“三无”、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消费者可以通过12345进行举报。

  据各地媒体报道,自“3C禁令”实施后,全国多个机场惊现充电宝“安置山”。成都天府机场安检员透露,禁令实施前3天,机场累计拦截不合格充电宝超2000个。若按单个充电宝100元来计算,消费者损失超20万元。

  民航学者李航认为:“民航局安检新规本质是为航空安全兜底,但政策制定需更精细化的分级管理。”他建议设立半年缓冲期,允许旅客凭购买凭证为旧款充电宝申请认证贴标。此外,还有专家提议,对通过安全认证的高端产品放宽限制,对低价劣质产品实施更严格管控。

  诚然,民航局“3C禁令”是必要的响应举措,有力筑牢了安全防线。但我们也应看到,其在执行过程中,引发了消费者吐槽、商家甩货、黑市造假等连锁反应,某些机场对于部分品牌全系列充电宝不作详细区分,简单“一收了之”。

  此外,有些老款充电宝本身质量合格,只是生产时间较早,出厂时充电宝产品尚未纳入3C认证范围,并不必然等同于高危产品。对于这类充电宝,在部分机场,旅客既带不上飞机,也没法邮寄。这种机械单一、不分类别的处理方式,相当于把管理成本转嫁给了消费者。

  PG电子官方网站

  当“便携刚需”遇上安全隐患,政策干预必须精准发力,既不可因风险而裹足不前,也不可对隐患视若无睹。记者了解到,工信部正在加速制定《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标,新增2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80%,针刺、挤压等极端测试通过率等要求。针对3C认证的型式试验模式,市场监管总局将把型式试验样品由企业送样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对获得3C认证的全部充电宝进行“回头看”,对不能持续符合3C认证要求的产品将督促认证机构及时对相应的认证证书作出处置,并大幅提升充电宝产品抽查批次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