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的内部评估进一步暴露了美军困境。在持续8个月的红海护航行动中,美军舰艇累计拦截超过200架无人机和导弹,但高强度防空作战导致人员疲惫、装备损耗严重。一名退役海军指挥官坦言:“宙斯盾系统的雷达需要每72小时停机维护,而胡塞武装的袭击频率远超系统承受极限。”讽刺的是,尽管美军耗费数十亿美元拦截廉价无人机,胡塞武装的袭击成功率仍维持在13%,且其核心领导层至今未遭实质性打击。这种“高射炮打蚊子”的窘境,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力主的空袭战略沦为国际笑柄。
技术层面的挫败背后,是美军战略误判的恶果。胡塞武装近年来通过缴获、逆向工程及外部援助,逐步构建起涵盖反舰弹道导弹、巡飞弹和无人艇的复合打击体系。其最新亮相的“圣城-3D”反舰导弹采用双模导引头,可在飞行末段主动规避拦截;而部署在红海沿岸的机动式雷达站,则通过与伊朗共享的卫星情报实现广域监控。这些技术进步使得胡塞武装能够对美军航母实施“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而美军引以为傲的体系化作战优势,在非对称战场上反而成为沉重负担。
红海的硝烟尚未散去,这场较量已深刻改写现代海战规则。当造价不足百万美元的导弹能迫使十万吨级航母狼狈转向,当地区武装组织用“土法炼钢”突破世界最强防空网络,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正在加速崩塌。对于深陷大国竞争与地区冲突双重漩涡的华盛顿来说,如何走出“越轰炸越被动”的怪圈,或将决定其全球霸权地位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