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PConline致电广州白云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均表示该规定将于28日开始执行,27日的航班暂不受影响。但目前已有部分机场开始执行民航局规定,多个机场安检现场已出现“成筐的充电宝被拦下”现象。
其中罗马仕的移动电源3C证书几乎全部处于暂停/撤销/注销状态,涉及型号批次达329款。这些3C认证证书状态变更时间集中在6月初,并非始于此前罗马仕和安克的召回公告,但也存在一些“同因共果”。
此次“充电宝事变”源于6月中旬,多所北京高校突然发通知禁用罗马仕充电宝。
6月16日晚上,罗马仕发布主动召回通知,召回的三款充电宝产品超49万件。不久后,一直在中高端市场颇具声量的安克创新也宣布在中国召回71万余件充电宝。
罗马仕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召回的移动电源产品,由于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原因,极少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过热现象,在极端场景下可能产生燃烧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在最近的质量安全检查中,发现某供应商部分批次的行业通用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一时之间,矛头开始从品牌商转向它们的上游供应商,在后续报道中,被进一步指向了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
作为专业研发生产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的公司,安普瑞斯是国内充电宝领域软包电池的第一大供应商。PConline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查询发现,目前安普瑞斯的71个3C证书均为暂停/撤销状态,涉及产品均为锂离子电池、电芯等。
从数百万件充电宝被召回,到电芯问题的爆发,市场不少声音指向了价格战导致的“供应链失序”。
现在移动电源常用的新电芯价格在10元至20元/块,如果用更次的原材料,比如说回收报废充电宝或新能源车的旧电池做电芯,成本甚至能大幅压缩到一两块钱。
事实上,从电芯生产到组装,再到用户使用,充电宝的安全问题涉及的是多环节因素。充电宝爆炸也不能完全指向安普瑞斯。
而高铁则规定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单件容量不超过27000毫安,单块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
10年前,主流充电宝的输出功率不过 5W-10W,而如今45W、65W甚至100W已成标配。这种提升看似满足了用户对快速充电的需求,但也让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承受更大电流和发热量。
锂电池过热本身就容易导致电解液分解、气体膨胀,进而引发鼓胀、燃烧乃至爆炸。而在高功率快充过程中,电芯内阻发热加剧,尤其是散热和管理系统不过关时,热失控几率大幅提升。
原因在于:移动电源最初其实未被纳入强制认证范围,直到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将移动电源纳入强制3C认证目录,要求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3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识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
但有了这次安全危机,也意味着未来所有充电宝都必须“持证上岗”,除了让3C认证从过去“可选项”变成了“硬门槛”,更重要的是,让更多消费者更关注充电宝的风险隐患。
要不是罗马仕、安克这次“暴雷”,大多数用户甚至难以关注到早在事件发生半月前,已经有多批充电宝产品的3C认证均被暂停甚至撤销。
目前,电商平台已经下架了几乎所有罗马仕充电宝产品,搜索“充电宝”时,“3C认证”也成为大写的关键词。但除罗马仕、安克外,其他品牌则仍未对外发布召回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有网友发帖表示,在过安检时数码相机的电池没有3C标识也不能过检。目前包括上海机场、北京机场在内的多个机场已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