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平台:2025年中国充电宝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趋势预测

  公司动态     |      2025-07-09 14:55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数据显示,我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充电宝生产国、消费国,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10.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提升及5G技术的应用,用户对移动设备续航能力的需求显著增强,充电宝作为便携式电力解决方案的核心产品,已从单纯的电量补充工具逐步演

  数据显示,我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充电宝生产国、消费国,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10.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提升及5G技术的应用,用户对移动设备续航能力的需求显著增强,充电宝作为便携式电力解决方案的核心产品,已从单纯的电量补充工具逐步演变为集功能性、安全性与智能化于一体的消费电子配件。

  3C认证已成为消费者衡量充电宝品质的关键指标,国内部分机场也加强了对充电宝3C标识的查验力度。线C标识的充电宝产品销量都出现增长。在几大电商平台发现,在售的充电宝产品均已带有3C认证标识,部分商家库存告急。

  据了解,有3C标识说明这款充电宝通过了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其电气安全、电池安全和环保标准均符合国家规定,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起电气火灾、触电等危险,也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充电宝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分析:

  近年来,中国充电宝行业在消费需求升级和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行业竞争格局高度集中,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渠道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小米、华为、安克创新等科技品牌通过生态链布局强化市场控制力,品胜等垂直厂商则深耕细分市场以差异化产品形成竞争力。与此同时,新兴品牌借助电商渠道快速崛起,推动市场活力提升。但行业仍面临同质化竞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部分低价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倒逼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转型。

  政策层面,国家对锂离子电池及移动电源实施强制性认证(CCC认证)和安全标准(GB31241-2022),通过准入门槛的提升加速市场洗牌,促进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此外,环保法规趋严推动企业采用可回收材料及节能生产工艺,绿色制造理念逐渐融入产业链各环节。

  技术创新引领产品迭代。快充技术将持续突破充电效率瓶颈,功率密度提升与温控技术的优化将缩短充电时间,同时保障安全性。无线充电技术从基础功能向多设备兼容、远距离传输方向演进,模块化设计则赋予产品更高的灵活性,例如可拆卸电池组或集成太阳能充电功能。此外,智能化将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状态监测、智能功率分配及远程管理,提升用户体验。

  场景化应用深化需求分层。行业将进一步细分应用场景,推出针对户外探险、商务出行、应急救援等特殊场景的定制化产品。例如,户外便携电源结合露营经济需求,强化防水防尘性能及多接口适配能力;共享充电宝向智能化设备转型,集成广告投放、本地服务入口等功能,提升商业附加值。同时,车规级充电宝或与新能源汽车生态深度融合,满足车载场景下的高功率需求。

  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确立。环保要求将推动企业采用生物基材料、再生铝材等低碳原料,并优化生产流程以降低能耗。电池回收体系的完善也将成为重点,通过梯次利用和循环回收减少资源浪费。此外,能效标准的升级促使厂商在电路设计中减少能量损耗,推动行业向节能化方向发展。

  全球化市场拓展加速。国内企业将加速出海步伐,依托成本控制能力和本土化运营策略开拓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同时,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技术输出,提升全球竞争力。共享充电宝模式亦可能复制至海外,结合当地消费习惯进行本地化改造,形成新的增长极。

  PG电子官方网站

  生态化商业模式创新。行业将突破单一硬件盈利模式,向“硬件+服务”转型。例如,通过充电宝内置广告平台实现流量变现,或与内容服务商合作提供会员权益。此外,代理分销模式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结合本地化服务网络扩大覆盖面,进一步激发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

  综上,中国充电宝行业将在技术创新与消费升级的共振中持续扩容,同时面临安全规范强化、原材料波动等挑战。企业需通过技术壁垒构建、品牌价值塑造及产业链协同,把握细分赛道机遇,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迈进。

  想要了解更多充电宝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充电宝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