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6月26日民航局发布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打工人看着手机所剩无几的电量只能干着急,而在网上,关于“什么样的充电宝能带上机”的攻略到处都是。
在民航局发布对充电宝严加审查的通知同时,充电宝行业的大型企业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召回运动。
知名充电宝品牌罗马仕,在6月16日发布召回公告,宣布召回2023年6月5日至2024年7月31日生产的三款移动电源,共计约50万台。
没过几天,国产移动电源龙头安克公司也发布了召回公告,宣布在国内召回7款共计71万台充电宝,而在美国市场更是召回115.8万台。
粗略估算,被召回的充电宝总共价值高达数亿元,罗马仕公司几乎半年的销售业绩直接灰飞烟灭,罗马仕充电宝甚至已经在淘宝“查无此宝”。
“接上级主管部门提醒,近期发现20000毫安的罗马仕牌充电器在充电时,相较其他品牌型号充电器,更容易发生爆炸现象”,建议使用该品牌型号充电宝的师生立即舍弃。
截至公告发布,我们并未收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风险通告。相关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公众产生误解……罗马仕充电宝均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
罗马仕充电宝主打产品大多都不到3位数价格,被称为“年轻人的第一台充电宝”。
其中20000毫安的超大充电宝更是平价充电宝中的绝对爆款,连续多年霸榜天猫双十一移动电源品类销冠,是大学生们熬夜刷手机的必备伴侣。
最开始,大部分消费者以为,这就是一次中低端充电宝行业的质量问题,并没有特别当回事。
作为国内电子产品界的龙头企业安克,在几天后同样发布了召回通告,且召回的规模比罗马仕还要大上几倍。
与主打平价和性价比的罗马仕不同,安克无论是科技属性,还是产品档次,都要高于罗马仕不少。
移动电源一直都是安克的拳头产品,而且作为中国科技企业中的出海先锋,安克在美国也颇受欢迎,甚至还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必备。
小到充电宝,大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储能安全问题一直都是电池行业头上一直悬挂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此前的三星手机爆炸事故,常见的充电宝爆燃事故,其实都是由于锂电池质量不佳所导致的悲剧。
在充电宝领域,国家早就在2023年8月1日对行业强制执行了3C认证,未获得证明者一律不得上市销售。
充电宝爆燃原因其实很多,产品的散热设计、封闭性能,都有可能成为爆燃的一环。
而这次的召回事故中,不管是安克还是罗马仕,都把矛头指向了充电宝的核心部件:电芯。
作为锂电池的核心部件,电芯承担了充放电的主要任务,而一旦电芯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影响,诸如温度过高、尖锐物品破坏等,就会造成隔膜失效,电芯在短时间内短路,产生大量热量。
安克在召回通告中如此描述:将组建电芯安全专家团队,严控电芯供应商选择,严格检测在售产品使用电芯材料。
在《南方周末》的记者调查时发现,诸如绿联、倍思等多个品牌,都在今年同一时间前后被暂停了3C认证。
至于为什么充电宝在6月集体暴雷了,其实也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5月份发布的全新调查模式有关。
过去,充电宝的3C认证相对简单,是由企业邮寄样品完成测试,可操作空间很大。
如今,检验方式从企业送检,变成了检测机构去生产现场抽样检测,这才让一大批充电宝“现出原形”。
从安克发布的召回通告中可以获知,安克充电宝的电芯问题,是因为“供应商自行更换电芯品类”所导致。
安普瑞斯虽然是美国品牌,但却是中国科技领域最主要的锂电池电芯供应商之一,其软包电池技术可以说是领先业界,并且常年位居行业供应商老大的位置。
但是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网站显示,从6月10日起,安普瑞斯旗下已有11个电池及电芯产品的3C认证处于暂停状态。
而安普瑞斯的客户名单中,安克、罗马仕、绿联、倍思和小米等充电宝品牌赫然在列。
只不过,由于各家采购电芯的来源颇为复杂,安普瑞斯的产品线也庞杂多样,具体到哪一款充电宝出了问题,其实核查难度颇高。
也有的充电宝品牌在第一时间选择撇清关系,比如绿联在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明细中,就详细列出了充电宝的电芯供应商。
而当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安普瑞斯的时候,才发现厂家也是有苦难言,因为他们的问题,也是“供应链”闹的。
安普瑞斯虽说是电芯大厂,但具体到电芯的配件,也得下发到更下游的厂子去做。
而根据多家媒体爆料,安普瑞斯此次是把部分电芯的生产任务,外包给了江西某工厂进行代工,并且代工厂因为监管不足,违规替换了电池两极间的隔膜材料。
各大厂商就只能在电池容量、充电速度、使用寿命或者外形等细分功能上做文章。
随着充电宝越做越大、容量越堆越高,为了保有竞争力,各大厂商也不得不把价格越压越低。
在这种无尽的内卷中,有话语权的大厂不愿意让利,只能让从供应链上动刀,一环一环砍出利润空间来。
但越是复杂的供应链,越到后面就难以监管,当处于供应链底层的小厂家们被迫“偷工减料”的时候,就是供应链崩溃的开始。
充电宝集体暴雷事件其实更像是一则警告,同样的内卷,可能已经在伤害更复杂、更大众的工业产品上了,有可能是新能源汽车,也有可能是手机电脑。
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管是出差白领还是大学生,都再次感受到了久违的“电量恐慌”。
对于民航、快递行业来说,充电宝的自燃风险更是直接关系到身家性命的头等安全大事。
各大品牌虽然明面上反应迅速,召回、道歉、下架一条龙,但具体落到消费者头上,才发现其中的坑数不胜数。
消费者肯定也不愿意在身边放一个随时会炸的“充电爆”,于是,将近50万枚充电宝的所有者,都开始在同时响应罗马仕的召回通知。
很快问题就出现了,不少消费者表示,罗马仕发布的召回通知上的联系热线很快无法拨通,线上客服也经常处于失联状态。
就算联系上品牌客服,不少消费者也因为召回款式问题、退换款式问题等种种原因,得不到妥善处理。
就算消费者得到“自行邮寄回工厂”的解决方案,结果带着充电宝到快递站,却被快递以“不邮寄易燃易爆物品”的理由婉拒,看来物流行业也担心充电宝在半路上出事故。
就算想把充电宝直接扔掉,作为易燃易爆的有害垃圾,随手处理也可能造成更大危害。
也有消费者了解到,可以把充电宝浸泡在高浓度盐水中使其失活等方式来处理,但浸泡过后被明显污染的盐水也让人充满担忧。
不少人就吐槽,本身就担心充电宝爆燃,那么把这么多危险的充电宝放在一个框里,岂不是危险系数直接指数倍增加?
而有的机场更是采取了对锂电池的“一刀切”式管理,甚至逼得索尼等企业连夜拿出对于相机等电子产品电池的3C认证通告。
今年3月份,华为旗下有8款电池、电芯被撤销了3C认证,但在相关部门发布的召回清单中,并没有华为的任一款产品。
而华为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充电宝上使用的手机同款电芯,且在同行都在卷超薄、大容量和快充的同时,华为依旧保持着2019年的设计。
当消费者在询问华为客服关于充电宝的问题时,华为客服只是回应:认证暂停不影响在售型号安全使用。
不管是安克还是罗马仕,一次性处理数十万消费者的诉求,也很容易让品牌压力倍增,不管有多高明的紧急公关,在数量碾压面前也会颇为无力。
拒绝盲目内卷,并且把供应链监管尽可能捏在自己手里,才是对消费者安全的最大保证。
对于如今的中国制造来说,小小充电宝,可以说是最不需要尖端技术的电子产品之一了。
17173全新怀旧频道已上线!推荐怀旧网游,重温老玩家故事。点此进入怀旧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