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哈联合宁德时代未来能源、新能安在上海发布“棱镜·云 BMS”智能电池管理系统。该系统实时采集电池健康度、电量、温度等数据,云端分析形成电池“数字画像”。
旨在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与效率,优化充放电策略,延长电池寿命。宁德时代提供技术支持,新能安保障落地应用。
近日,杭州具微科技全球首发轮式四足机器人,融合轮式高效移动与四足复杂地形适应能力,支持多模态自主切换。该产品搭载AI环境感知系统,可应用于物流、安防及汽车柔性生产等领域。
公司同步推出具身智能服务模式,通过实时交互学习优化任务执行,已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近日,KYOCERA AVX推出集成薄膜(ITF)混合耦合器系列,助力工业、汽车及通信领域高频无线系统升级。该产品可将输入信号分离为两个90°相位差、等幅3dB输出,支持无损信号监控与注入。
其薄膜集成技术具备高稳定性、低损耗及小型化优势,适用于5G通信、车载雷达及遥测系统。在汽车领域,该技术可优化ADAS毫米波雷达及V2X通信性能,推动智能驾驶发展。KYOCERA AVX表示,新系列将加速高频无线应用创新。
近日,Jungo Connectivity获美国专利“基于摄像头的车辆自适应监控系统”(专利号12,330,563),其专利总数超40项,覆盖驾驶员行为分析、视频远程信息处理等核心技术。
旗下VuDrive平台通过双摄像头与实时AI,提供分心驾驶检测、疲劳预警等功能,可降低事故风险40%。CEO Opher Suhami表示,专利布局将强化市场差异化优势。随着欧盟2024年强制标配DMS,该技术或成行业新标准。
近日,Elektrobit发布轻量化软件平台EB tresos AutoCore Light,专为智能传感器/执行器等外围ECU设计。该方案通过模块化架构降低30%硬件及研发成本(内部测算),支持Cortex M0+/M4F等资源优化芯片,符合ASIL-B安全标准。
其可与EB zoneo区域架构方案协同,帮助车企平滑升级至软件定义汽车(SDV)架构。首版已适配部分MCU平台,年内将扩展兼容性。公司高管称其打破传统单片架构,加速SDV规模化落地。
7月7日,法国凯捷集团宣布以33亿美元收购美国BPM公司WNS,每股作价76.5美元。此次并购旨在整合WNS的流程自动化能力与凯捷AI技术,重点赋能汽车等行业数字化转型。
WNS现有宝马、通用等车企客户,其AI供应链系统可降低40%产线误差。分析师指出,交易将助凯捷抢占全球汽车AI市场(2026年规模预计280亿美元)。交易预计Q4完成,但需应对印欧业务整合挑战。
近日,美国AI芯片公司Groq宣布其首个欧洲数据中心在芬兰赫尔辛基启用,由Equinix运营,以满足欧洲AI算力需求。该数据中心依托北欧可再生能源优势,提供低延迟、高能效的LPU推理芯片服务,助力车企自动驾驶及智能交互应用。
Groq的LPU芯片专注AI推理,较传统GPU延迟更低,或打破英伟达垄断。目前其技术已部署美、加、沙特,欧洲扩张瞄准车企需求,顺应欧盟数据本土化政策。全球AI推理芯片竞争加剧,或推动汽车智能化算力成本下降。
近日,均胜电子合肥工厂第100万件方向盘下线,仅用两年达成该里程碑,创行业新纪录。该产品配套零跑B01车型,集成加热功能,已应用于C10、C11等多款热销车。
工厂通过自动化与数字化升级,不良率降低30%,交付周期缩短20%,助力新能源车企量产及出海。企业表示将持续深化智能安全技术研发,推动汽车产业链升级。
7月2日,日本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提雅智行(TIER IV)与出行企业Newmo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基于Autoware开源系统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目标2027年前商业化运营。
双方还将联合开发专属保险方案,并计划在2026年大阪世博会进行大规模示范运营。此次合作标志着日本本土自动驾驶生态链的进一步完善。
近日,我国牵头制定的ISO 34505:2025《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首次统一了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的评价方法,明确暴露率、复杂度等关键指标,为全球安全验证提供技术基准。
联合国WP.29正推动自动驾驶法规制定,该标准将助力多支柱安全验证落地,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工信部表示将持续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巩固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