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欣旺达”)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布局“A+H”上市。
这一次,欣旺达不仅是自己上IPO,还带着“小号”一起冲:其动力电池子公司“欣旺达动力”也正推进分拆上市,独立融资。
放眼整个锂电行业,这股“冲港潮”已然掀起风暴。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300750.SZ)豪掷410亿港元刷新全球IPO纪录,亿纬锂能(300014.SZ)也于6月9日登陆港股;星源材质(300568.SZ)、天赐材料(002709.SZ)等老牌玩家亦纷纷递表,争相加码H股战场。如今,欣旺达(300207.SZ)也正式加入这场资本竞逐。
作为A股上市企业,截至2025年8月7日,欣旺达A股股价为21.35元/股,市值达394亿元。目前,欣旺达在全球手机电池市场市占率高达34.3%。小米、OPPO、荣耀、传音,几乎都在用它的电池,笔记本、平板、可穿戴设备也早已被其覆盖。
而站在这场故事背后的,是一对来自广东茂名的兄弟档创业者:王明旺、王威。从1997年白手起家创办欣旺达,到如今主公司冲港股、子公司酝酿分拆,他们一路踩着风口,从功能机电池做到智能时代,又从手机战场杀入新能源汽车的红海。
在这个手机一放下就没电、电动车一踩油门就焦虑的时代,谁掌握电池,谁就掌握了能量。有一家企业,正悄悄站上了“电力江湖”的C位,它就是——欣旺达。
2024年,欣旺达在全球手机电池市场的市占率高达34.3%,稳居全球第一。你手里的手机,不管是小米、vivo、OPPO,还是荣耀、传音,基本都在用它的电池。而且不止手机,连你的笔记本和平板电脑,也很可能藏着它的身影——它已是全球第二大的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电池供应商,市占率21.6%。
在主流消费电子之外,欣旺达也在加速渗透新兴领域,为石头科技、九号公司等品牌供货,产品版图进一步扩张。
凭借这一系列合作,消费电池业务成为欣旺达最早也是最稳的“基本盘”。2022年到2024年,该业务分别贡献了320.15亿元、285.43亿元和304.05亿元,尽管占比从61.4%降至54.3%,但收入规模始终维持在300亿元量级,支撑了公司的稳定增长。
然而,欣旺达并不满足于“只做手机电池”。公司瞄准了未来的增长引擎——新能源赛道。因此,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持续发力,并快速崛起。2022年至2024年,动力电池业务的收入从126.87亿元增长至151.39亿元,营收占比从24.3%提升至27%,成为第二大业务支柱。
更值得关注的是,欣旺达已成功打入全球销量前十的新能源车企中的八家,并与理想、小鹏、零跑、广汽、上汽、雷诺、日产等主流车厂建立合作关系,行业地位稳步上升。
与此同时,欣旺达也没有错过储能这块新蛋糕,目前看,储能业务正成为公司的第三增长曲线.89亿元,2024年占总营收的3.4%。虽在整体收入中占比仅3.4%,但储能业务的毛利率高达20.4%
在多元化业务共同推动下,欣旺达的整体营收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收入521.62亿元、478.62亿元和560.21亿元
10.68亿元、10.76亿元和14.74亿元。进入2025年,公司延续增长势头,一季度营收达122.89亿元,净利润为3.87亿元。02
公司在惠州、南昌、宜昌、义乌等多地频繁落子,总规划产能超过220GWh,拟投资总额超700亿元。
2023年,公司斥资近20亿元,在匈牙利启动建设其首座欧洲电池工厂;2024年,又加速推进越南锂威项目和泰国动力工厂。同年,其海外营收达到234.3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高达41.83%。可以看出,公司正试图通过“出海”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2025年4月,欣旺达宣布中止两个重要项目——宁乡智能硬件基地和一个30GWh动力电池项目,合计投资规模约140亿元。
更关键的是,公司“卖得多却收款难”。2024年底,欣旺达应收账款飙升至160.79亿元,同比上涨34.6%,远高于营收增速。
2025年一季度,应收账款仍维持高位,达142.74亿元,账期平均长达111天,创12年来新高。相比之下,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的账期控制在66天和91天之间。
与此同时,欣旺达账上的现金也并不充裕。2025年一季度,公司货币资金为107.52亿元,但短期借款就高达102.97亿元,几乎被完全抵消。
而同期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的毛利率则分别为23.94%、14.21%、15.14%,差距明显。
2023年3月,欣旺达再次抛出定增方案,拟募资总额不超过48亿元,但这一定增方案最终被终止。
为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及综合竞争力,启动H股上市申请。
“通过港股上市可为公司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也有助于公司加速扩张,收购其他企业或投资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实现其业务目标。”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
通过港股上市,这些企业不仅能够募集更多资金,还能优化股权架构,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布局。
张毅进一步表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具有资金管理灵活、税收政策优势和国际化程度高等特点。对于企业而言,香港市场在资金支持、品牌塑造和国际股东引入上能够实现“三力合一”,这一点对未来龙头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尤为关键。
1993年,因看好手机电池市场,王明旺和同学一起创办佳利达电子加工厂,用于生产手机、传呼机等通信产品的锂电池。
1995年,索尼电池厂发生一场意外火灾,导致市场上对电池需求大幅增加,价格大幅上涨。王明旺立即抓住机会,大量生产相应产品,成功赚得第一桶金。1997年,王明旺拉上堂弟王威,一起创立深圳市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
1999年,欣旺达成功收获康佳这个大客户,据王明旺回忆,“当时的康佳已经是上市公司了,我们还只是一家小企业,也没什么名气,但还是厚着脸皮,建议康佳试试自己的产品。”
还成为了果链的一员,为iPhone供应电池。2003年,欣旺达手机电池销售额首次超过1亿元。
2011年,欣旺达成功登陆创业板,但次年,欣旺达突然被踢出“果链”,当年净利润下跌13.53%。幸运的是,王明旺很快又加入了小米、华为、中兴、魅族、OPPO、三星等手机品牌的供应链,最高时手机电池业务在全球占有率达到30%,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电池供应商。
《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王明旺个人以拥有190亿元财富值成为“茂名首富”。按2025年的持股比例计算,王威、王明旺两兄弟身家约为105.5亿元。
随着手机行业的增长乏力,王明旺兄弟俩将目光转向新能源汽车电池。在2014年成立欣旺达动力,如今欣旺达动力也逐渐开花结果,不仅营收达到百亿水平,也即将成为其第二家上市公司。
据“钛媒体”统计,2015年-2019年,欣旺达的投资领域广泛,包括VR/AR、体育健身、智能硬件、教育培训、企业服务等领域,例如共享充电宝明星项目街电等。近三年,则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生产制造方面。
其在对外投资方面,欣旺达投资的两家企业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2022年4月,赛微微电在科创板上市;2020年8月,安克创新于创业板上市。
安克创新的投资周期较短,欣旺达2017年持股0.9%,2018年便已完全退出,目前安克创新市值为129.83亿元。
一起做了近三十年生意的王明旺、王威两人虽是表兄弟,却一直携手并进,未曾在公众面前闹过不合。回望两人的创业路,堪称“踩风口”的典范——他们不仅跻身“果链”、成为华为供应商,业务版图还从手机领域延伸至新能源汽车,一路紧跟行业浪潮。如今,在这对搭档的带领下,欣旺达的上市版图里,能否再添一个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