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这节日都不能安生,偏偏出现了大新闻。昨天,俄乌前线发生了重大事件,乌克兰突然对俄罗斯境内的军用机场发动了精心策划的无人机袭击,摧毁了超过40架俄罗斯战机。
像往常一样,首先我们要确认事件的真实性,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信息源互相印证。最初的消息来自乌克兰,泽连斯基还特别发布了视频讲话,透露这是经过一年半精心筹划的一次军事行动。
根据乌克兰的官方说法,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当天对俄罗斯境内的四个军用机场实施了特种作战,41架俄罗斯战机,包括图-95和图-22战略轰炸机,都遭到无人机袭击。
尽管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单方面的消息,但乌克兰方面随后发布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证据,详细记录了行动过程,而且从细节上看一切合乎逻辑,因此基本可以确认他们的行动是真实的,而且效果显著。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俄罗斯方面的反应。俄罗斯国防部1日发布了简短的声明,称乌克兰用无人机袭击了俄境内多个机场,包括伊尔库茨克州、摩尔曼斯克州、梁赞州、阿穆尔州和伊万诺沃州等地。
但和乌克兰的详细报告相比,俄罗斯的表述显得轻描淡写,仅提到伊尔库茨克州和摩尔曼斯克州的几架飞机起火,但并没有伤亡,且称有数名嫌疑人已经被拘留。
需要注意的是,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附近,那里的奥列尼亚空军基地是俄罗斯战略后方的关键支撑点。根据5月31日的卫星图像,这里部署了大量的战略轰炸机,图-22M3、图-95等重型轰炸机都在此。
而伊尔库茨克州则位于西伯利亚,靠近贝加尔湖,距离俄乌前线至少五个时区远。这里本来是为了躲避无人机袭击而将重型轰炸机转移过来的,然而乌克兰却依然成功打击了这里。
俄罗斯显然没有预料到乌克兰会发动如此远程的袭击,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些无人机会跨越千山万水,成功追击到这些远离前线的空军基地,摧毁了露天存放的飞机。
那么乌克兰是如何做到的呢?如前所述,这是一场由泽连斯基亲自督战、由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局长马柳克亲自指挥的精密策划行动,筹划时间长达一年半。
乌克兰首先通过走私渠道将小型四轴无人机分批运入俄罗斯境内,然后以每月35万卢布的价格租用了几个仓库。接着,他们通过自主研发制造出了一款自有知识产权的3纳米无人机,虽然从外形上看,这种无人机更像是俄罗斯的“民族品牌”。
更令人惊讶的是,乌克兰还将卡车改装成“无人机航母”,他们将小型无人机存放在卡车顶部的隔层中,并雇佣俄罗斯的卡车司机按指定路线行驶。当卡车接近目标空军基地时,通过远程开启舱盖释放无人机,这一切似乎都非常巧妙。
这些无人机经过人工智能训练,能够精准识别和锁定目标。根据乌克兰方面的说法,他们用博物馆收藏的图-95和图-22M3飞机模型对无人机进行了训练,让它们精准攻击。
俄罗斯的防御能力几乎为零,他们甚至没有针对小型无人机的有效对策,结果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机被炸毁,却束手无策。
目前,俄罗斯最有效的拦截方法竟然是通过航空团长亲自下场,强行压住卡车舱门,防止无人机飞出来。
俄罗斯的损失非常严重。根据乌克兰方面的数据,俄罗斯大约34%的战略轰炸机遭到了摧毁。虽然乌方可能夸大了战果,但实际情况也差不了太多。由于这些基地露天存放大量高价值战机且防空薄弱,乌克兰的无人机几乎无坚不摧。
从乌克兰发布的视频来看,至少9架图-95MS、图-22战略轰炸机和1架安-12运输机都受到了严重损害,几乎无法修复。考虑到尚未公布的更多视频,俄罗斯的损失情况可能更加严重。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被摧毁的图-95MS、图-22M3和图-160都是苏联遗留下来的战略机型,俄罗斯原本依赖这些战机承担重要的军事任务。这些机型的停产意味着每损失一架,俄罗斯的空天军就减少一份战力。
此外,俄罗斯的A50预警机也是苏联的遗产,在俄乌冲突之前共有13架现役,但现在只剩下6架。
除了军事上的损失,俄罗斯更难以接受的是这次事件在士气上的打击。就像印度在克什米尔遇到的羞辱一样,这次乌克兰的成功袭击让俄罗斯深感丢面子。
其中最令人感到羞辱的,是俄罗斯曾设想过类似的战术——将无人机通过卡车运输到美国腹地的军事基地,然后发动突然袭击。然而乌克兰却先一步将这个计划用在了自己身上,且效果不小,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巨大的侮辱。
另一个羞辱点是,俄罗斯情报系统的失败。在过去的几年里,克格勃一直是世界上最强的情报机构之一,但这次俄罗斯居然没有发现乌克兰的长期渗透,直到它们的无人机已经准备就绪。
第三个羞辱点就是乌克兰在行动时的巧妙时机。6月1日,正是普里戈任的生日,而普里戈任领导的瓦格纳雇佣军曾是俄罗斯的最强部队。乌克兰的袭击无疑是在向俄罗斯敲响警钟,提醒他们记住过去的痛苦时刻。
最后,俄罗斯的防线漏洞百出。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三年多,俄罗斯内部的防范意识几乎为零。空军基地竟然没有设防,关键路口也没有加强监控,这让乌克兰能够轻松实施攻击。
从无人机防范措施的缺乏来看,俄罗斯显然没有做出有效反应,导致此次袭击几乎没有任何防备可言。
因此,俄罗斯的这种情况也让我们不禁感到警惕。毕竟,曾经的强大防线在这次袭击面前毫无作用,普京也必须警觉,随时准备应对更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