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游戏:半固态电池步入商业化关键节点车企打响新能源转型“攻坚战”

  公司动态     |      2025-08-12 16:46

  “卡位战”,如东风奕派科技相关负责人近期表示,目前已经在武汉建立了一条小批量生产线,计划明年试产。而宝马、奔驰等全球车企也对外发布固态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向记者表示,车企密集推动固态电池上车,受到消费者需求、政策推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在章弘看来,固态电池技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车企推动该技术上车意在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

  在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续航问题曾困扰车企与消费者多时,而固态电池则被认为是解决这一行业“痛点”的“杀手锏”。

  “根据电解质液体含量的不同,电池可以分为液态(25wt%)、半固态(5—10wt%)、准固态(0—5wt%)和全固态(0wt%)四大类,”国投证券研报认为,根据国内外汽车厂商与电池厂商的技术进展和规划,固态电池2027年有望实现量产。

  记者注意到,2026—2027年成为全球诸多车企推动固态电池生产或上车的关键节点,如丰田汽车曾表示将于2026年正式启动固态电池的生产,上汽集团此前表示,2027年,上汽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地,奇瑞汽车也曾透露,固态电池2027年批量上市。

  除此之外,宝马汽车此前宣布全球首辆搭载全固态电池的BMWi7测试车型在慕尼黑正式启动道路实测,而在本田方面,“本田中国”官微信息显示,其在2024年11月首次公开自研全固态电池面向量产化的示范生产线,据悉,该生产线位于日本栃木县的本田技术研究所,主要将用于全固态电池量产工艺的技术验证。

  章弘认为,车企推动固态电池研发上车,与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工业和信息部将全固态电池纳入《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上海市计划2030年建成完整固态电池产业链等,政策的支持为车企研发和应用固态电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PG电子平台

  “其次,市场需求旺盛,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固态电池能够满足这些需求,为车企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机会,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章弘向记者表示。

  公开信息显示,相比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正迎来量产上车的关键时刻。国投研报也认为,“半固态电池已步入产业化期,处于进一步商业化关键节点。”

  最典型案例无疑是上汽MG,记者从上汽MG方面获悉,8月5日,上汽MG品旗下全新MG4开启预售,预售价7.38万元—10.58万元,除了价格外,全新MG4最受外界关注度无疑是其将搭载半固态电池。

  “全新MG4将搭载全球首个批量上车的半固态电池,低温性能和安全性大幅提升,”上汽MG方面介绍。在低温性能表现上,据介绍,搭载上汽清陶半固态电芯的全新MG4,在低温放电功率、低温能量保持率等指标上全面领先。

  “受限于超过液态电池40%的制造成本,半固态电池于3C、eVTOL飞行器、特种机器人等领域率先实现商业化。即便车企纷纷布局,半固态电池车型仍迟迟没能真正量产落地。”上汽MG方面介绍。

  受到外界关注的是,在重重挑战下,上汽MG何以实现全新MG4半固态电池上车?

  上汽MG向记者提供的信息显示得益于在低温性能、安全等层面的技术优势,以及产线将搭载全球首个批量上车的半固态电池。如在产线方面,上汽MG方面介绍,批量上车的最大前提要有产线。

  “从电极、固态电解质原材料,到电池正极和固态电解质热复合,再到电芯的生产,我们有着完备的量产生产线。上汽清陶的半固态电池,最早在2021年就开始上车实验,历经大量测试和实验才能批量上车,走向消费者。”上汽MG方面表示。

  无独有偶,对于固态电池,东风奕派科技汪俊君日前也对外表示:“该项目刚刚完成立项,计划于明年进行小批量试产。我们采取这种渐进式策略,旨在通过小规模运营验证技术可行性、生产工艺及成本控制等关键环节。目前,生产线已于去年建设完成,预计明年将正式投入试运行。”

  在密集推动固态电池研发、量产上车的背后,是中国车企欲借助固态电池打响转型“攻坚战”的真实反映。

  以上汽MG为例,在实现全球首发半固态电池量产的背后,上汽MG正加速新能源转型步伐。上汽MG此前对外表示,规划未来两年,陆续推出13款新能源产品,覆盖纯电、插混、增程3种新能源形式。

  “我们要拿出13款产品、拿出100亿元去冲新能源市场。两年时间投放13款车型,没有一个品牌可以做得到。”上汽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此前强调,“敢冲是一个前提,如果看到市场机会,却根本不敢冲,就不可能赢。”

  而对于搭载全球首个批量上车的半固态电池的全新MG4,在陈萃看来,搭载了一体式热管理技术、CTB技术以及未来将呈现的半固态技术,“这些是其他品牌所不具备的,正是我们的差异化所在,也是我们在产品层面上的竞争优势”。

  记者注意到,作为欧洲市场中国汽车品牌销量冠军,在半固态电池、热管理等技术层面的突破,或将助力MG品牌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优势。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MG欧洲销量逆势增长18.6%,达到15.3万辆销量,成为当地最畅销的中国汽车品牌,这一销量成绩甚至超越特斯拉。

  “我要对47%的关税说,欧洲销量第一的中国品牌,‘技术反攻’来了!”8月5日,陈萃对包括记者在内的媒体如此强调。陈萃认为,“MG现在是全球销量最好的中国品牌之一,我们拥有技术的优势,我们现在有机会,确实有可能抓住这个机会,而且在这个机遇中,我们领先于所有人。”

  “中国在固态电池研发上投入巨大,部分企业已实现技术突破。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出海,可提升品牌形象,推动技术标准国际化。”章弘也向记者表示。